縣科技局上年工作總結3篇是為您推薦的內容,希望對您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縣科技局上年工作總結第1篇
2014年上半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科技部門的關心指導下,我局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強化工作措施,以科技服務為抓手,以項目建設為重心,積極做好縣中心工作,狠抓各項工作落實?,F將2014年上半年的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狠抓落實,科技管理上水平
一是積極組織申報科技計劃項目。上半年,我局通過深入企業,涉農涉工部門調研,積極尋找和挖掘科技項目。組織申報“科技富民強縣”項目和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各1項;二是開展了科技人員入園入企、科普統計、民營科技企業統計等工作;三是重點做好國家中、小企業創新基金和本級科技項目的跟蹤與服務工作,確保了項目順利實施;四是積極組織我縣有關企業和技術人員7人參加了“科技列車贛南行”創新與知識產權板塊培訓班,增強了我縣知識產權保護能力。五是著力抓了工業、農業技術項目的培育,上半年,我局經常組織業務股的同志深入各企業、示范基地調研,篩選和培育了一批有較高技術含量的項目進入項目庫。
二、強化科技宣傳,科技活動豐富多彩
一是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的作用,科技特派員是農村科技隊伍的一支生產力軍。一方面我們進一步完善了科技特派員的管理措施,另一方面我們對科技特派員從政治、生活待遇各方面通過政府給予關心和支持,從而鞏固了這支隊伍并充分發揮作用;二是以“科技三下鄉”、“科技活動周”活動為契機,以“科技下鄉,為民服務”為主題,牽頭組織了林業、農業、茶果、氣象、衛生、科協、畜牧等部門的有關專家先后深入鄉(鎮)、企業、社區等地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共5次。每到一地,專家們認真為群眾現場解答群眾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技術難題,免費發放各種科技圖書、科技資料、科技小冊子共計1.5萬余份。展出科普宣傳展板80余塊,咨詢人員近1.2萬人次,受到廣大群眾的好評。
三、積極開展群眾教育實踐活動,努力解決“四風”突出問題
根據開展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要求,我局堅持“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體要求,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組織股級以上黨員干部查擺“四風”問題,并立行立改。一是積極學習中央、省市關于群眾路線教育的系列文件精神,做到入腦入心。二是以查擺“四風”問題為核心,結合科技工作實際,采取“請進來、走出去”方式,向企業、基層干部、“二代表一委員”、“三送”聯系農戶征求意見建議,認真梳理、整改分類、建立整改臺賬,實行動態管理。三是“查擺問題、開展批評”環節,針對領導班子和班子成員在“四風”方面存在的問題,邊查邊改切實轉變“四風”,認真撰寫對照檢查材料。
四、攻堅破難有力推動縣土地房屋征收工作有序開展
我局高度重視土地房屋征收工作,做到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并組織干職工認真學習土地房屋征收的政策法規,召開專題會議研討土地房屋征收工作,有效增強了我局干職工房屋征收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通過到經常深入被征收農戶,耐心細致做思想工作,力所能及地為其解決遇到的實際困難,土地房屋征收工作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截止到目前,我局所包干的4戶土地房屋征收已有2戶落實到位。
五、“三送”工作取得良好成績
根據活動的統一部署,我局結合工作實際,以密切聯系群眾為核心、以黨員干部受鍛煉、工作作風求轉變、社會和諧促發展、人民群眾得實惠為目標,開拓創新、務實為民,深入東山鎮元魚村開展“送政策釋民惑,送溫暖釋民心,送服務解民難”活動?;顒又?,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并建立民情臺賬,切實為群眾排憂解難,真正給群眾辦實事好事,贏得了群眾的一致好評。主要做了以下四件實事:一是開展送科技服務。根據自身科技部門的特點,一方面組織了部分涉及農專家到該村進行了2次科技培訓,使村民了解當前農業生產急需的科技知識;二是維修水利設施。在下鄉過程中發現延東水渠由于年久失修,造成無法通水灌溉,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單位出一點,多方聯合,共投入三萬多元成功把延東水渠修復完善。四是在元魚村大力宣傳“黨風廉政建設社會評價”工作,在元魚村發放宣傳資料800余份,組織近200人觀看《2014年上半年上猶縣黨政領導班子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職責巡禮》,有效宣傳了黨風廉政社會評價的基本常識。
六、下半年工作計劃
一、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縣委督導組的指導下,扎實開展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二、第三環節的工作,認真做好談心談話活動,開展好專題民主生活會和專題組織生活會,明確分工,對照問題臺賬,逐項整改,力爭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取得成效。
二、全力做好科技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工作。積極聯系我縣主導產業,繼續做好“科技富民強縣”項目和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的申報和落地工作。深入工業企業和涉農企業調研,為選派的科技人員提供服務,確??萍既藛T來我縣提供全范圍的指導作用。
三、努力做好征地拆遷工作。繼續加大我局分派的征地拆遷工作力度,想法設法做通2戶涉征農戶的工作,為企業盡快落地打下良好基礎。
縣科技局上年工作總結第2篇
今年以來,市科技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重要指示要求,聚焦“攻山頭、穩陣地”兩條主線,全力發起科技引領城建設攻勢,各項工作取得較好成效。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況
?。ㄒ唬﹥灮?,營造創新良好生態
1.強化金融資本助力。股權融資方面,形成覆蓋企業不同成長階段的全鏈條股權投資體系,31支基金總規模25.3億元,上半年為22個項目投資5600萬元。設立500億元規??苿撃富?,首期120億元,重點支持成果轉化及高端科技產業化項目培育。推動參股中電信5G基金并設立北方基金,實現以資招商,服務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債權融資方面,通過擔保、保險等手段增信作用,上半年為93家次企業提供3.05億元信貸支持。全省首家科技小貸—高創科技小額貸款公司發放貸款15筆、共1.02億元。
2.優化技術轉移服務。制定《促進駐青高??萍汲晒镜剞D化專項行動工作方案》,聚焦科技成果轉化信息不對稱問題,上半年共組織各類對接活動100余場。舉行2019中科院·青島產學研合作對接洽談會,9家院所發布成果100余項,達成合作意向40余項。
3.推進孵化器提質增效。制定科技企業孵化器提升行動方案,積極引入啟迪控股、華夏基石、春光里等一批知名機構,以平臺思維打造離岸孵化器、標桿孵化器。與啟迪合作設立的離岸孵化器在英國劍橋科技園成功掛牌。引進知名咨詢機構—華夏基石落戶市南,建設“產業孵化/加速器”+“上市公司和獨角獸企業北方總部基地”。引進春光里落戶市北,結合老廠房改造開展文化科技融合,打造城市文化IP。
?。ǘ┡嘤a業,把握創新發展契機
1.加強科技型企業培育。啟動高企上市培育行動計劃,面向全市高新技術企業上市情況進行摸底,實地走訪40家重點企業,組織券商等資本中介機構開展上市前培育和專題輔導,促進科技企業與資本市場有效互動,引導更多高新技術企業在多層次資本市場掛牌上市。強化高企培訓,面向基層企業、中介機構等組織宣傳培訓近20場,培訓企業近2500家,參會人數4000余人。
2.推動科技項目落地。強化科技“雙招雙引”,一批見人、見事、見成果的優質高端項目加快落地。市政府與啟迪控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創新孵化、園區建設、產業集群等方面開展系列合作,各區市、部門相繼與啟迪簽約項目50余個。促成啟迪科服在即墨落戶10億規模的啟信金融科技創投基金。
3.增強產業人才支撐。聚焦產業發展,加強高端人才引進培養。推薦16人申報泰山產業領軍人才(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類、高效生態農業創新類),32個項目申報省“外專雙百計劃”,82人參加“創業齊魯·共贏未來”高層次人才創業大賽。實施青島創業創新領軍人才計劃,47人入選,總數達256人。我市第八次成功入選“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十強名單。
?。ㄈ┥罨母?,激發創新源頭動力
1.加強創新統籌謀劃。發起科技引領城建設攻勢,制定作戰方案,牢牢抓住創新創業生態營造這個關鍵,全力打好人才支撐、資本助力、產業培育、平臺建設、科技服務5場攻堅戰,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營造良好市場化、法治化創新創業環境,打造長江以北地區創新創業高地。
2.推進科技計劃改革。針對科技資源配置不夠聚焦、“撒芝麻鹽”等情況,通過改革提升資源配置的科學性、精準性、有效性。改革科技計劃管理體系,制定科技計劃管理改革方案,集中力量辦大事,支持頭部企業聯合高校院所,建立創新聯合體,形成協同創新機制。改革項目評價機制,將成果轉化、產業落地作為主要評價標準。
3.深化科技領域“放管服”。對標深圳,壓縮辦理時限,對辦理免稅的技術開發和轉讓合同實行當天辦結,對其他技術開發、轉讓、咨詢及服務合同由30個工作日縮短至7個。外國人工作許可辦理由25個工作日縮短為10個,上半年共辦理外國人工作許可3378名,其中高端(A類)外籍人才641人,占全省的78%。
?。ㄋ模┐蛟炱脚_,搶占創新戰略高地
1.加快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建設。創新力量加速聚集,先后與香港科技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與俄羅斯希爾紹夫海洋研究所簽約共建北極聯合研究中心。國際高分辨率地球系統預測實驗室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大學城正式啟用。
2.加快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建設。軌道交通車輛系統集成國家工程實驗室、高速磁浮實驗中心、高速磁浮試制中心三個項目主體完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試驗樣車成功下線,標志我國高速磁浮技術領域實現重大突破。
3.加快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建設。山東省、中科院、青島市三方簽署協議共建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將集聚中科院13家研究機構,打造輻射全國乃至全球的重大海洋科技創新平臺、人才高地和海洋新興產業培育基地。
4.加快山東能源研究院建設。山東省、中科院、青島市三方簽訂共建山東能源研究院協議,重點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人才隊伍、功能實驗室、產業技術創新中心、成果轉化基金與產業化示范基地,將打造國家級能源創新平臺,為山東省能源產業新舊動能轉換提供核心技術與關鍵人才支撐。
二、存在問題
1.科技型企業方面。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雖然增長較快,但總量偏少、質量不高,現有高新技術企業中中小微企業占90%以上??萍夹椭行∑髽I群體總體數量不多,部分企業單純依靠技術引進發展起來,自身自主創新能力不足。
2.高新技術產業方面。國內先進城市競相培育發展特色鮮明新興產業,如深圳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杭州的電子商務、武漢的光電子等都已形成領軍之勢。相比之下,我市還未形成叫得響、拿得出的新興支柱產業,整體上存在大項目缺乏、結構不夠合理、本地配套率低等問題。
3.科技成果轉化方面。成果供給不足,學科與地方產業匹配度不高,駐青高校重點學科主要分布在海水養殖、化工等傳統領域及基礎研究學科,符合我市著力發展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制造等方向的較少。且產業化導向不強,仍一定程度存在“重研究輕轉化”“求新不求用”等問題。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市科技局將圍繞科技引領城建設攻勢,全力打好5場攻堅戰,推動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加快我市成為新技術新產業的重要策源地。
1.科技人才支撐攻堅戰。聚焦傳統優勢產業和新興產業,堅持人才、項目、平臺一體化推進,強化科技創新創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激發人才活力潛能,打破“四唯”傾向,在科技計劃項目申報中進一步弱化“稱號、學歷、職稱”等前置性門檻。
2.資本助力創新攻堅戰。加大科技信貸支持力度,支持銀行設立科技支行或科技金融事業部,開發“科技貸”“人才貸”“園區貸”等科技金融產品。優化科技金融服務環境,實施科技金融特派員計劃,挖掘企業融資需求,促進企業與資本精準對接。
3.高新技術產業培育攻堅戰。以科技賦能助推海洋、智能家居、軌道交通等優勢產業保持領先,支持微電子、5G、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實施科技企業培育“百千萬”工程2.0版,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和頭部科技企業,壯大科技型企業群體。
4.高端創新平臺建設攻堅戰。加快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建設,推動建設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山東能源研究院等國家級重大創新平臺。
5.科技服務提升攻堅戰。采用政府支持和市場化結合方式推進建設產業技術研究院,打造科技體制改革的“試驗田”。推動與科技發達國家、上合組織成員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科技交流合作,面向全球配置創新資源。舉辦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打造創新創業活動品牌。
縣科技局上年工作總結第3篇
一、提高認識,統籌協調,把質量興縣工作納入科技工作計劃安排
質量興縣關系全縣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堅持依靠科技進步,提質增效是全縣經濟社會快速健康發展必由之路。為了認真貫徹縣委、縣政府關于質量興縣工作的有關文件精神,圍繞落實質量興縣科技工作目標責任書任務,局領導班子高度重視,專題研究,確定由分管科技管理的一名副局長主抓這一工作,將業務工作掛靠到科管股承辦,并制定了科技局質量興縣工作計劃。使質量興縣工作納入全局科技計劃安排,確保了有關任務指標的完成。
二、重視加強優質品種選育及引進應用,促進農產品質量的提升
圍繞全縣四大支柱產業發展,把農作物優良品種的選育和引進應用作為產業提質增效的基礎性和源頭性工作來抓,縣列科技項目20項,其中涉及提高種子質量的達10項,先后組織開展了馬鈴薯良種引進推廣、農作物種子質量監測、甜玉米種植試驗、紅三葉引種栽培示范推廣、文冠果引種栽培試驗研究、無公害蔬菜基地品種引進及標準化栽培,黑麥草引種栽培試驗,冬油菜新品種引進篩選與示范推廣,黃芪種子選育等試驗示范工作。涉及全縣糧油、馬鈴薯、中藥材、蔬菜、畜草、林果等7大類15個作物,支持科技三項費18.3萬元,這些項目的實施將對提高我縣農作物品種的品質、產量進而提高農產品質量都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積極適應現代農業發展要求,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規范化生產技術示范
標準化規范化生產是確保我縣優勢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客觀要求,今年以來,我們充分發揮科技在農業標準化、規范化生產中的引導示范作用,以中藥材產業為重點,在與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合作取得《黃芪gap規范化栽培技術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組織和依托縣農技推廣機構、科技園區和科技企業,共同開展黃芪、黨參等中藥材的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示范推廣多畝。同時,通過資金支持,組織縣種子管理站開展農用物種子質量監測和縣中藥材種子質量標準制定,有效帶動了全縣農業標準化生產的推廣應用。
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推進企業技術進步
通過產學研結合等多種形式,積極開展技術擴散、成果轉化、同業交流、跨行業協作和開拓市場活動,為科技創新找尋技術平臺和信息平臺。今年以來,全縣共開展科技成果推介活動2次。推動了雙壟溝全膜覆蓋、中藥材規范化種植、網室脫毒種薯繁育、無公害農藥施用、舍飼圈養、胚胎移植等新技術20余項,推動了科技與特色優勢產業開發,促進了科技成果產業化。7月份結合中藥材產業發展大會的召開,科技部門邀請包括2名院士在內的20多專家參加大會,舉辦了中藥材 產業技術高端論壇,縣上在隴原中天布展了中藥材科技成果和新產品大型展示推介活動。8月份又在我縣召開了全省技術市場研討會和培訓班,進一步增強企業的高新技術引進應用和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效靈公司和縣農技中心科技人員分別研究開發出了《中藥材加工一種連續提取裝置》和《種類食用菌菌渣高效生態化和良性循環利用技術體系》、《一種低成本、分期分批出菇新的雙孢蘑菇栽培技術》技術專利,已申報國家專利保護,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
五、加大企業扶持力度,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
一是充分發揮工程技術研發中心作用。按照《甘肅省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管理辦法》,結合全縣經濟發展的目標任務,以改革為動力、以市場為導向,采取有力措施,營造良好環境,創建新型科研開發體系,努力提高產品質量和企業創新能力。依托產業化龍頭企業,結合本地特色優勢,重點圍繞馬鈴薯、優質小雜糧、肉制品、中藥材等主導產品,指導協調甘肅旱作農業資源研究開發中心、縣中藥材研究所、臘肉標準化生產協會等各類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共承擔科研項目3項,并全部申報了國家、省級科技項目計劃,真正起到了提高產品質量,提升特色產業的作用。二是科技項目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幾年來,縣科技局積極聯系協調,幫助企業向國家省上申報科技項目,進行技術改造和新產品開發,促進產品上檔次上水平,先后幫助惠森藥業發展公司、甘肅華騰石油機械公司等企業向國家省上申報各類科技計劃項目24項。其中隴原中天生物工程集團承擔的《縣地道中藥材產業化開發過渡期工程》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計劃項目,國家配套資金114萬元,甘肅惠森藥業發展公司、甘肅華騰石油機械公司分別承擔實施的《蒙古黃芪優質品種選育與規范化種源基地建設》和《磨機節能降耗共性技術研究開發》兩個項目列入省科技支撐計劃, 分別獲得扶持資金12萬元、15萬元,由中鋁公司西北鋁加工分公司承擔的《大型復雜面截面鋁合金型村反向擠壓生產關鍵技術研究》、《超薄高質量、高性能啤酒標用鋁泊生產關鍵技術研究》兩個項目以及甘肅效靈生物開發公司承擔的《定西道地中藥材有效成份提取新技術產業化開發》項目列入省科技重大專項計劃,分別獲扶持資金80萬元、60萬元、40萬元,幾年來,共計爭取到位資金324萬元。三是企業科技進步扶持資金不斷加大。今年,縣上專門拿出科技三項費103萬元,對科技發展能力較強的甘肅效靈生物開發公司、甘肅隴原中天科技集團、恒利塑料制品有限責任公司等8家企業進行企業扶持,有力的推動了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建設,黃芪多糖、黃芪甲苷等成份的提取、分離、純化研究促進了中藥材加工由簡單的切片加工到包裝系列產品,再到提取液成品藥生產的轉變,促進了企業產品上檔升級。
六、加強科普宣傳力度,為質量興縣工作提供科技支撐
科普工作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科技宣傳,將有效提高人民群眾科學技術素質,為質量興縣工作提供必要的'科技素質支撐。一是以普及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為重點,編印了包括馬鈴薯、黃芪、黨參、日光溫室蔬、食用菌菜等13種農作物標準化栽培和豬、肉羊、奶牛、蛋雞規范化飼養技術為主的《農村實用技術讀本》,結合送科技下鄉活動發送農民群眾5000多冊。二是編印《科普簡報》宣傳節能降耗、綠色環保、增強產品功能性能小巧門、鑒別假冒偽劣產品小常識等在內的科普知識,結合開展面向城鎮社區和農村群眾散發6000多份有效增強廣大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三是不斷擴大科普宣傳的覆蓋面??h科技局、縣廣電局與中國科協聲像中心續簽了三年“科普大蓬車”播放協議,繼續播出“科普大蓬車”系列節目,提高了全民科學文化素質;縣電視臺進一步提高科技十分鐘、科技能人風采、科教天地等欄目播出質量,增加播出時間,努力擴大新聞媒體在科普質量興縣宣傳中的覆蓋作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雖然我局圍繞質量興縣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還有一些不足和問題,如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領域還較窄,產品科技含量不高等,今后,我們要進一步加大科技成果開發和轉化應用力度,大力推動企業技術進步,不斷增強科技對質量興縣工作的帶動作用,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相關文章
《水政股半年工作總結3篇》:一、上半年工作開展情況1、進一步加強全縣采砂場管理,對違規采砂行為進行檢查勸阻,并發出整改通知書,盡量杜絕了亂采濫挖現象的出現。上半年共出動檢查人員50余人次,對10余次非
《鹽務局2021年上半年工作總結3篇》:第一篇:鹽務局上半年效能工作總結為進一步改善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根據軟環境建設工作相關要求,結合我局工作實際,現將上半年行政效能和“兩為”整治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一
《2021上半年黨建工作情況總結3篇》:2015年上半年,我局堅持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導,突出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機關黨組織建設,圍繞市直機關黨建工作要點和局黨組中心工作,以支部建設為基礎、以思想作風建設為重點,更加